目前市面上的硬碟已經沒有所謂相容性的問題了

若是套裝主機則大部分硬碟可能是配備是低轉速,低快取等較便宜的硬碟

而自組硬碟則大部份取決於使用者對於品牌的喜好

若是自組機則選購技巧有以下幾點必須注意

1.硬碟介面

目前市面上的硬碟介面大可分為IDE、SATA、SCSI三種介面

IDE

大多運用多在低階伺服器與舊式個人電腦,已逐漸面臨淘汰。

SATA

可分為SATA1及SATA2,其差別在於介面傳輸率上

SATA1是1.5Gbps

SATA2是3.0Gbps

目前來說市面上所販賣的硬碟都是SATA2規格的

SATA1硬碟除了拍賣網站,市面上應該是找不到的

而若添購新的硬碟(SATA2)但是主機板只支援SATA1仍然可以使用

只是所購買的硬碟傳輸率將會降為1.5bps(SATA1的傳輸率)在跑喔

SCSI

大多都是應用在網路伺服器或是工作站,一般使用者較不會接觸,因此先不討論。

2.硬碟轉速

目前個人桌上型電腦所配備的應都是7200轉,5400轉較常被運用在筆電上

但不同轉速的硬碟建議盡量避免同時使用

好比說你騎了一台重型機車,卻要叫人家小綿羊跟上你的速度,是非常容易害人家犁田或歐都賣造成損壞的

如果真的有需求,那建議硬碟必須連接在不同條的排線上。

3.硬碟快取

目前市面上所販售的硬碟快取從8M、16M、32M不等,快取速度越高,代表讀寫硬碟資料的速度也就越快

對於單純上網的人可能感覺不出差異

但對於使用BT,常常複製大量軟體、視訊、音訊的朋友們,差異可說是明顯的讓你感覺的出來喔!

目前市場上的主流已經逐漸邁向32M。

4.硬碟容量

可分為80G、160G、250G、320G、500G、640G、750G、1TB、1.5TB這幾種大小。

80G以下的已經是絕種生物了,而現在市面販賣的80G硬碟大多也是在清庫存

一般所購買的硬碟應以320G為主

畢竟現在網路上的東西這麼多,隨便下載個兩下都可能讓小容量的硬碟爆炸

而高容量的硬碟通常每單位(1G)的價格也較為便宜

舉例來說

SG160G的硬碟價格約為1280,平均1G價格為8元。

SG1TB(1000G)的硬碟價格約為3550,平均1G價格為3.55元。

由上可知,購買越大容量的硬碟其每單位價格也更為便宜

但並不是說越大的硬碟就一定越好,端看使用者的需求為主

容量越大在掃描、修復、重整的時間相對來說也更久。

5.硬碟品牌

常被使用的有日立(Hitachi)、希捷(Seagate)、威騰(WD)這三家。

其實目前這三家對於使用者來說其差異可說是微乎其微

而購買不同的主因大多是因為使用者對於特定品牌的迷思

例如小弟就較喜歡使用WD及日立的硬碟

除非要用硬碟來做RAID (磁碟陣列),則可能會有相容性的問題


來源網址: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3t_06DmGCRvvBHxRaPiB/article?mid=122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ena2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